總統大選開跑至今,有人問:怎麼這次的選情如此冷清?蔡英文重整旗鼓,搬出「十年政綱」,從兩岸、就業、社會安全到教育文化,統統講了一遍,不過似乎沒有獲得媒體太多的青睞;而執政的馬英九卻也搬不出什麼讓人振奮的政績,頻頻拿出似是而非、備受爭議的米酒價格、災區重建來說嘴,現在只剩下宋楚瑜引發的砲火連連,大肆地搶占了媒體版面和公共辯論的空間。
怎麼會這個樣子?似乎選舉只有在不同陣營之間開始惡鬥、互相爆料的時候,媒體才有興趣,民眾的熱情才會被激發。可是,我們不是早已經厭倦了政黨之間的惡鬥,更不願他們輕易地搬出省籍情結,拿出統獨議題,來做為便宜行事的選舉動員嗎?如今,怎麼又是「男人惡鬥」佔據了選舉新聞,而「女人要當家」認真討論政策的選舉策略,卻始終無法形成理性的公共論辯,只落得「空心菜」的印象?
我們愛上的,似乎只是民主的其中一個樣子。在過去,我們打倒威權、走上街頭,向權威發出人民的聲音,在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學習到了民主的第一堂課:我們有了民主的權利意識,對於這個國家社會有了發聲以及捍衛自己權益的力量。這些年來,這種「民主」的樣式,成為我們引以為傲,向來台的中國大陸觀光客展示的「民主自由」成果。
這確實是一項民主化的成就。不過,也因為這種「民主」的版本,形成了特別的政治-媒體-人民之間的關係。「爆料」組成了我們政治文化的主旋律,人們需要透過煽情、對抗性的政治與媒體語言,才能喚起民眾的民主心靈與政治熱情。人民「對抗」政府,政黨之間的「惡鬥」,構成了政治新聞的主軸,民眾與媒體習慣了「重口味」,彷彿只有如此才能維持著這種政治的「癮」。甚至,覺得這才是「民主」。
很不幸地,真正的「民主」要比這些來得困難許多。除了政治的叫囂和激情的迷幻藥,可能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耐得住性子,進行更多關於公共政策的思辨與討論;除了對抗性的惡鬥與爆料的興奮劑,也許在很多時刻我們需要找出方法尋找共識,設想繼續在這個國家共同生活的方法。
「民主」是需要學習的,要持續地集體學習的,這是我們民主的下一堂課,台灣社會要持續深化民主的必要過程。遺憾的是,我們的媒體與政治人物,迄今都仍不願意提供給民眾這樣的學習機會,仍然延續著過去二、三十年來的民主模式,演繹著上一個世代的政治戲碼。民眾也以為民主之業已竟,政治只是那些愛秀、好鬥之人的事業,只要有「大建設、大投資」的政府就是好政府,而關於政策實質、價值論辯等成熟民主公民之責,卻讓位給最原始的政黨形象偏好。
當有政治人物願意揚棄惡鬥式的政治文化,拋開以往省籍、統獨的情結式選舉動員時,我們確實該給予肯定。不過只有這種規範式的「政綱」儼然仍是不夠的,政治菁英不論再怎麼優秀有使命感,所處理的仍然是常民日常生活的難題,面對的是共同學習民主課題的社會大眾。若不能以常民的語言和姿態,開啟更多民眾共同參與政策制定的過程,學習與不同價值立場的公民一起迎向共同的難題,也難引起民眾的共鳴與支持。更重要的是,台灣社會也可能因此失去了真正愛上民主的機會和能力。
wii遊戲片專賣店, wii, wii遊戲下載, wii u, wii遊戲片80元, wii軟改, wii遊戲片在ho99小舖, wii超級瑪莉, wii瑪莉兄弟遊戲, wii價格2011, wii模擬器, wii fit, wii改機推薦 陽明, wii改機首選 陽明, wii遊戲, xbox 360遊戲, xbox, xbox360, xbox 360, xbox 360改機, xbox 360遊戲片在ho99小舖, xbox live, xbox 360 kinect感應器, xbox life, xbox 360價錢, xbox360遊戲, xbox 360台片專賣, xbox360改機, xbox360手把, xbox 360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