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化學界的多醣合成締造最新世界紀錄,中研院的研究團隊日前利用「收斂式片段合成法」成功合成出純12醣體的唾液酸聚合寡醣,突破目前只能合成4醣的成績,未來可作為C型腦膜炎的候選藥物疫苗,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以全合成方式製成的疫苗。
線性的「(2→9)唾液酸多醣」是構成C型腦膜炎鏈球菌外層莢殼的成分之一,現今腦膜炎疫苗的多醣抗原是從病原菌直接分離取得,因為純化困難,目前只完成4醣鍵結。中研院研究團隊以2年前研發出的「磷酸化唾液酸」為基礎,用「收斂式片段合成法」,成功鍵結出純化的唾液酸多醣的12醣體,有助於開發更有效、安全的C型腦膜炎疫苗。
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朱國慶表示,這種「(2→9)唾液酸多醣」的多醣體並不存在人體中,所以要用化學方法合成。不過,因為要鍵結相同位向的唾液酸多醣分子相當困難,所以對於能成功合成,大家都很興奮,他說:『(原音)我們實驗室這次利用2年前發展的「磷酸化唾液酸予體」,利用收斂式的合成方法,可以成功的合成(2→9)唾液酸多醣的12醣體。』
這次多醣體的合成研究成果也刊載在德國「化學期刊」(Angewdate Chemie)官網上,目前正進行動物實驗,未來有機會開發出更有效的C型腦膜炎疫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