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戴瑞芬╱專題報導】

歐美債信風暴在2011年對全球經濟投下震撼彈,引爆二次經濟衰退風險,大陸全年進出口成長呈現「前高後低」,偏重出口的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年初一路下滑,11月更跌落榮枯值以下。不過財經界認為,大陸可望因局部寬鬆貨幣政策,刺激製造業復甦。若寬鬆效果逐步顯現,就能護航大陸經濟軟著陸。

歐債危機持續使得市場需求不振,偏重出口的大陸製造業今年以來深受其害,官方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去年11月55.2%波段高點開始一路下滑,今年11月更跌落在臨界值以下為49.0%,這是自2009年3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近33個月首次跌落到榮枯線(50%)以下,顯示製造業景氣降溫的警訊。

此外,大陸11月主要經濟數據已出爐,除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4.2、創14個月新低外,受翹尾因素及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影響,11月PPI快速回落,顯示經濟增速面臨下滑風險。

不過,製造業降溫,但工業生產今年表現還算穩健,工信部估計全年工業成長年增率達14%。工信部統計輕工業增長13%,重工業增長14.5%,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雖然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工業增速面臨適度回調,但總體在平穩加快的增長區間。

至於外貿表現,海關累計今年到11月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兆美元,累計今年前11月順差年減18.79%,較前一年增幅下跌14.51個百分點;較前10月順差年增率11.59%,較前一年減少3.73個百分點。

大陸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原副院長劉福垣表示,11月外貿數據好於預期,順差收窄一方面是由於歐美不景氣導致出口下降;另外,大陸貸款限制導致資金減少,加上缺工,也使訂單減少。新華社指出,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復甦乏力、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國外貿出口增長速度明顯回落。

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分析,全球經濟不景氣,外需低迷,中國出口不會有大的上升空間。






熱門關鍵字: 線上免費A片 A片下載 免費線上A片 lv, gucci,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quest 的頭像
request

request的部落格

reque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