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8月底後全球股市漸趨於穩定,法人卻驚魂未定,根據本報對於未來半年資產配置調查,法人看法傾向保守,且愈來愈少人提到「危機入市」,多數法人認為最佳的投資策略是「債券核心、股票衛星」,即使買股票基金最好也定時定額。
據本報最新對法人的資產配置調查,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未來半年投資人應增加債券投資比重,即使看好新興亞洲、大陸、東協或拉丁美洲、巴西及俄羅斯等股市中長期走勢,也建議透過定期定額投資。
群益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鍾美君表示,目前盤面多、空消息交錯,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引發投資人對聯準會祭出QE3的期待,即使8月股市最波動情況可能過去,但在美國經濟持續偏弱的情況下,短、中期內投資人對風險性資產投資都應更謹慎。
德盛安聯PIMCO債券產品首席陳柏基認為,根據經驗,跌深後最好不要急著搶反彈,目前最佳投資策略是「單筆搶入債券,定期定額股票」。觀察過去10年全球股市跌深逾1成後的表現,定期定額比單筆投資績效更佳,僅債券投資單筆績效優於定期定額。
至於目前應選擇什麼債券投資,大部分受訪法人都認為,新興市場債、亞債、投資等級公司債是可考慮標的。
摩根富林明亞洲總合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表示,Fed已確定在2013年前都會維持低利政策,可預期未來1~2年全球貨幣環境依然寬鬆,資金勢必尋找收益率較高的產品,如亞債、新興債等利差較高,甚至具有匯差的債券型產品。
根據債券投資經驗,陳柏基認為,在股市重挫後,投資等級公司債及新興市場債更值得加碼布局。







全站熱搜